無意中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新書《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光是書名就引起我相當大的興趣

很多年前,我就是處在這種心情過日子

 

1237-11120616425434.jpg

                            圖片取自網路

                

 父親往生後

我開始擔心媽媽的生活起居

媽媽患有糖尿病多年,對甜食一直不能控制

常常買糖分高的糖果.餅乾偷偷藏在自己房間

想當年父親也有糖尿病

母親對他的飲食卻控制的很嚴格

吃飯時父親不要別人盛飯,喜歡自己來

通常都是把飯裝的高高的,然後一壓再壓

以為別人看不出他的心機

不過媽媽總會給他盛一些出來,剩八分滿

不讓父親吃太多飯

結果輪到自己,卻常常犯規

無飯不歡,無甜不喜

自己犯規,沒有裁判

因為中午只有她在家吃飯

 

媽媽八十多歲時除了糖尿病

健康情形還算不錯

自己買菜.煮飯做家事

直至四年前,先是不能上下樓梯

很快地連走路都有問題

再接著生活無法自理

媽媽失智了

不過我們都不願承認媽媽失智了

直到好像什麼事她都聽不懂

凡事想要跟她談個明白,費盡了心力,還是說不清楚

最後不承認,也得承認

承認父母忘記過往是件殘酷的事

但如果鴕鳥心態拒絕面對

便無法與他們共處

 

雖然兄弟姊妹大家輪流照顧

我無時無刻還是惦記著媽媽

剛開始照顧失智的媽媽,可是費了好一段時日

我是家中老大,總認為責任最大

應該要做弟妹的好榜樣  

媽媽不能走路那段時間

只要是弟弟打來電話,我就開始緊張

種有不祥的感覺瞬間襲來,恐懼將要聽到的

我是太憂心太緊張了

 

弟弟們沒有耐心,常常只會把食物放在媽媽面前

以為媽媽會自己吃

其實媽媽已經不會自己吃東西了

我常常發現東西都好好的在茶几上

媽媽根本一口都沒有吃

後來要大家用餵的

 

媽媽九十一歲了,生活無法自理

生命對她已經毫無意義

我們能做的就是耐心.細心照顧

食物上已經解禁了,愛吃什麼,就給她吃什麼

常常幫她翻身按摩

臥病在床不能讓她長褥瘡

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k1489953.jpg

                      圖片取自網路        

如果你曾經因為父母好像不記得你,而不斷問他「我是誰

你可以把今天當成是你們第一次見面

讓他重新認識你 

看到這樣一段話

母親的失智被我們接受時

大家便開始以逗趣方式,常常走到媽媽面前問「我是誰」

那時媽媽已經什麼人都不認識了

自己的子女也是不認識

更別說孫輩了

自認為跟媽媽的親蜜相處,媽媽一定記得我

結果我還是被媽媽最後一個不認識的人

原來媽媽也會不認識我 

被媽媽遺忘了

瞬間有種要崩潰的感覺 

很傷心也很失落

 

起初大家對媽媽的不認識,都以開玩笑方式看待

次數多了,我看出媽媽臉上露出不悅的表情

她覺得被大家取笑,有被侮辱的感覺

我連忙制止大家再開這種玩笑

真的不好玩

我們完全沒有感受病人的感覺

 

如果期盼自己所做的事,都能得到他人的感謝

照護父母時會非常痛苦

因為父母不見得會說「謝謝」

甚至不說的時候還比較多

曾有一段時間媽媽常發脾氣

自認自己很細心照顧,卻得不到媽媽高興

看到這段才有所領悟

其實媽媽並不是不說

只是那個年代,父母並不習慣向人說「謝謝」

 

照護年邁的父母要用認真的態度

不要用沉重的心情

長時間的照護媽媽

對這句我相當心有戚戚焉

要不然每天自己都會很累

那是看不到照護的盡頭

因為誰也不知道終止日在哪裡

 不想面對,卻一定要面對

 

 媽媽終於在去年八月沒有痛苦,很平靜,走完她九十一歲的人生

 

黑色字體摘錄《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以下同

 

44723-1109220Z20562.jpg

                                                        圖片取自網路                  

人生不能後退,身體的退化也不可逆

沒有人可以擺脫老化

作者經歷父親母親的病痛乃至死亡

還包括自身罹患心肌梗塞時的掙札ˉ

因為是自己的父母你得關心

但關心讓你不開心甚至擔心

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簡直就是度日如年的日子

(這是作者朋友幫忙寫序其中的一 段)

 

如果你曾經因為父母的日漸衰老與退化而憂心忡忡

你可以換個角度,為他現在「還做得到什麼」而喜悅 

如果你曾經因為照顧很累,而不自覺對父母或兄弟姊妹動怒

你可以坦率的承認做不到,請求他人的支援

 

逐漸老去的父母和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正好相反

原本今天會做得事到了,明天可能不會做了

這就是退化,人生必經過程

儘管不會做的事愈來愈多

但父母的退化是緩慢進行的

短期間來看,每天的日子,並沒有太大變化

面對父母應該為了不變而感到高興

與年老父母的關係,最後一定是走向結束

不管你願意不願意,父母走向黃昏

需要你照顧的一天遲早到來

 

不必堅持完美的照護

照顧好自己的心,才能照顧好父母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日本心理學家  岸見一郎 著

台灣作家     陳令嫻 譯

 

 

 

 

 

 

 

 

 

 

 

 

 

 

 

 

 

 

arrow
arrow

    許願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