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季節,來到花卉試驗中心
入門大道旁是一整排小巧可愛的千日紅
難得見到如此眾多千日紅聚集在一起
千日紅又稱圓仔花,是臺灣非常本土性的代表花卉
一般看到紫紅色的部分,其實是膜質的苞片
小花則藏在苞片間,十分可愛
看到千日紅
想起小時候家裡每逢農曆七夕拜拜
一定會用圓仔花祭拜七娘媽
農曆7 月7 日是七娘媽的生日
相傳七娘媽是兒童的守護神
圓仔花有團圓和圓滿的象徵
為祈求多子多孫,所以會用圓仔花來祭拜
除了圓仔花
我隱約記得還有油飯.胭脂.白粉
這些習俗,現在好像看不到了
花卉試驗中心種植的千日紅
花序較大,也略長些,花期較長
記得那時候的千日紅
花序圓滾滾的,小小的
真的很像湯圓,難怪叫她圓仔花
千日紅也很適合拿來做乾燥花
幾乎保有原來的色澤
園區內巴西野牡丹還不少
雖然巴西野牡丹很容易看到
但一大叢一大叢聚在一起,相當搶眼
野牡丹其實和牡丹沒甚麼關係
由於野牡丹是野生花卉中,花型較大,且花朵豔麗
好像牡丹花一樣,所以稱為野牡丹
在中藥房的藥櫃,常常看見“麥門冬”這三個字
今天總算看到廬山真面目了
其實花卉試驗中心來過幾回
卻從不把步道旁的麥門冬當賞花植物
淡淡的紫色,也相當迷人
比米粒大一點的麥門冬
性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胃三經
具潤肺養陰、益胃生津功效
是中藥常用藥材
在小型的水生植物區
種了數盆紫色系的睡蓮
粉紫.藍紫.紅紫,爭奇鬥艷,,各有千秋
淡紫色的過長沙,外型很像馬齒莧
所以又稱假馬齒莧
是濕地常見的水生植物
不開花時,很容易被誤認是馬齒莧
因它具有蔓生的特性
在濕地沙質的土壤中能適應的非常好,所以有此名稱
沿著步道再往上走
白千層下正盛開粉紫或紅紫色的野牡丹藤
長長特殊的花莖,非常顯眼
花多數,排列為繖形花序
再由多數的繖形花序,排列為圓錐花序狀,成串聚集
果實為球形,漿果狀,成熟時呈暗紅色到紫黑色
野牡丹藤旁邊是粉紫色的隨意草
是我第一次認識的花卉
所以特地查了有關它的資料
在美國及墨西哥當地
隨意草被稱為是一種會「聽話的植物」
因為在花壇以及切花應用上
栽培者或插花者可以依照個人的喜好
將花朵推往任何一方向,不會復位
它可以「順從」人們的美學觀點來作表現
展現出獨特的優雅的姿態
隨意草的莖呈四方形
花穗宛如老虎的尾巴,因此又名「虎角尾」
花序自下端往上逐漸綻開
囊狀的花冠,呈如同小鯨魚般,俏皮可愛
綠化教室旁的花缽,種著紫紅.紫藍夏堇
花期長又耐高溫
成熟的種子落地,也能開花
水生植物區紫紅色的水竹芋正盛開
花期大約從春天開始到初秋為止
每年五月到九月都可以在水池中看見她紫紅色的花朵
六月到十月是它的結果期
水竹芋的英文名為Powdery Alligator-Flag
如果照字面的解釋是「塗粉的鱷魚旗」
她的苞片看起來像是塗了一層白粉
這就是英文名的由來
原產美國南部沼澤內,該地時有野性鱷魚出沒
紫紅色的水竹芋長得特別高
在沼澤區就像旗子一樣
很像標示鱷魚出沒地方,提醒人們不要靠近
水竹芋青綠色的卵形葉子與美人蕉相似
所以在台灣也稱「水蓮蕉」
水生植物的後面,有幾叢紫花長穗木
長穗木的花穗,正如其名又長又細
就像一條條小鞭子
所以也有人稱呼它為「木馬鞭」
紫花長穗木原產於熱帶美洲
以常綠小灌木的群聚方式出現檅狀花序
她總是很低調開著
稀稀落落地開兩、三朵,不會同時盛開
紫花馬穗木不但可以觀賞,也是常見的藥用植物
每年5 ~11月是適合賞花的季節
在入門處左邊,總是紫嬌花的天下
密密麻麻的紫嬌花,有股風信子花卉的香味
據說它的葉子搗碎,可用來治療偏頭痛
紫嬌花生長迅速,花期也長
跨越夏秋兩季
在台灣常在道路分隔道或公園看到
在西方國家,紫嬌花被視為是一種香草植物
常用在食材上
花卉試驗中心的紫花還真不少
欣賞完了浪漫的紫色夢幻,順便來看看不一樣的
在茶花展區驚見流星毬蘭
常見格友分享
自記卻一直無緣遇到
雖然只有一盆
但已經讓我又驚又喜了
一支花序謝了,另一支正等著開花
所以流星毬蘭幾乎是全年開花
花朵的造型相當奇特
星型的花朵,直瀉而出,就像一波又一波的流星
趁機許個願,一定能如願
- 副花冠聚合成尖錐形
- 如同群蜂傾巢而出,故又名蜂出巢
- 感覺蜂出巢帶有攻擊性
- 所以我還是喜歡稱她為流星毬蘭
洗手間旁的展覽室
正展出利用漂流木做的工藝品
有獨角仙.蜘蛛.蜜蜂.蝴蝶.螞蟻等
大多是昆蟲居多
漂流木與昆蟲倒是很速配
作品中最小的昆蟲大概就是螞蟻了
體積小,卻常常像個軍團出沒
一根根歷經滄桑的漂流木
經過創作者巧手,化腐朽為神奇
讓漂流木重新有了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