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地標101大樓附近,有一處新舊共存的建築
那就是四四南村
儘管後來改稱信義公民會館
不過我還是習慣叫四四南村
因為這樣保有眷村味道
來過幾次,全專注裡面的眷村文化
四周很多牽牛花很想拍,可是時間總是不對
夏天了,特地找個清晨時候來造訪
其實,這裡簡直就是牽牛花的家
二戰期間的防空洞,早已被已牽牛花所取代了
雖然隱約可見防空洞原貌
不過現在的人可能無法想像
在50年代,台灣曾有過全民建防空洞的時代
我記得小時候的家也有防空洞
那是附近鄰居大家所公用
牽牛花的花朵是喇叭狀,故又稱喇叭花
大部分的花型都是大同小異
不過它的花瓣邊緣是有差別的
有的是皺摺狀、波浪狀、桔梗型
也有的是半重瓣的,花色也是非常豐富
早上綻放清麗容顏
夕陽下山後就凋謝了
象徵著美麗,但短暫的生命
日本人把牽牛花叫做「朝顏」
因此牽牛花的花語是
稍縱即逝,沒有結果的愛情
拍照時候,旁邊一個小女孩問爸爸
為什麼叫牽牛花?也可以牽狗或牽貓啊
頓時我也愣了一下.從沒想過的問題
倒給小女孩機會教育了一下
回家趕緊查一下.有此一說
因為牽牛花的花朵內有星形花紋
花期又和牛郎與織女星相會日期相同,故稱之
牽牛花到處可見,但在市區很難看到如此密集生長
開花時,熱熱鬧鬧,數不清的花朵爭相競艷
牽牛花的蔓莖是以反時針方向向左旋轉,環繞著支柱
而花苞則是順著時針方向,盤旋生長
記得小時候,長輩總叫我們去拔屋後牽牛花的葉子
將它搓揉成墨綠色的汁液後,拿來洗頭
說是老祖母們保持頭髮烏黑亮麗的祕密武器
不過,我覺得我們堂姊妹不全有這樣結果
牽牛花的花冠又大又薄,很容易向外蒸發出大量水份
清晨的空氣比較濕潤,氣溫不高
牽牛花體內的水份很充足,花冠就綻開了
到了中午,溫度越來越高,空氣也變得很乾燥
花冠裡的水份都蒸發出去了
根又來不及吸收足夠的水份,供給花冠
於是花冠很快就捲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