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好友組團遊嘉義阿里山
朋友做事很細心,每次辦旅遊,一定事前先去履勘
所以只要她揪的團,三兩下額滿
第一站來到阿里山鄒族文化園區
這裡是優遊吧斯,是一處介紹阿里山鄒族的文化園區
優遊吧斯是以鄒族原住民語為定名
代表富足安康之意
這裡為了讓阿里山鄒族文化延續
也讓遊客一探阿里山人文風情而設立
如果我沒有記錯
在來的這段路上,導遊介紹
八八風災之後,道路嚴重損毀,有一段無法再重建
所以請日本技師設計
地底下是用貨櫃屋當基架改建而成的
真是奇蹟
當天有好幾部遊覽車到此地觀光
在等待用餐時刻
隨意拍了幾張鄒族的建築
鄒族房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屋頂
渾圓的茅草屋頂,幾乎罩滿了整個屋子
四周群山圍繞,有種置身在南洋國家度假的感覺
可惜行程滿滿,用完餐就離開,沒有多做停留
鄒族廁所很有他們自己的文化
你能分辨男女廁所嗎
離開鄒族文化園區換小巴接駁車
來到得恩亞納部落
這裡是當年莫拉克颱風(八八風災)重創阿里山鄉
當時造成許多房屋毀損
鄒族人希望能有一處安身之地,經過長達五年的抗爭
終於向政府爭取到這塊鄒族祖先曾經住過的地方
重建了永久居住的合掌屋
鄒族人稱這裡為「得恩亞納部落」
意思就是「一塊遠離河床平坦安全的聖地」
這裡的房子顏色繽紛
有白色.咖啡色.酒紅色.鵝黃色等
斜屋頂的房屋造型,被稱為台版合掌屋
每一棟都是獨立建築
房屋都是高架基座設計,維護水土保持
減少破壞地形地貌
得恩亞納部落不僅房子造型很像日本的合掌屋
加上周圍群山環繞,是一處難以尋覓到的世外桃源
這裡是社區,沒有收門票
來訪時,記得不要大聲喧嘩,以免干擾居民的生活
垃圾也一定帶走,不要造成當地的困擾
每戶人家都很用心布置自己的家園
各種不同顏色的樓梯,以及彩繪石頭盆栽等
走過八八風災,失去所有
特別珍惜這裡的一切
目前社區內有提供導覽,也有用餐
不過須事先預約
這裡共有42戶人家
每家都有屬於自己的門牌
門牌設計各有巧思,也有自家的守護神
放慢腳步,仔細欣賞屬於鄒族的藝術
導遊特別介紹這裡的樹番茄
樹番茄原產於南美洲安地斯山脈
非基因改良,也不是不同水果配種而來
樹番茄比一般番茄大了很多,蒂頭也較長
適合種於海拔700公尺以上
嘉義奮起湖為台灣種植最多地區
難得看見紫紅色的吊鐘花,大為驚喜
一路都是山中小路,所以一樣必須搭小巴
山路彎曲,坐在車上起來不是很舒服
沿路經過奮起湖來到來吉村
這是位於鄒族的聖山–塔山下的原住民部落
我們到的時候,也不知為何不見居民一個,靜悄悄
跟著隊伍一起到附近的山豬公園
來吉部落的鄒族人
依著石頭形態,畫出自己心中的山豬
各有各的特色,創造無限的素人藝術
下山途中,沿路都是濃霧瀰漫
前面領隊的司機大哥,一再廣播後面的車隊
要其他司機先生慢慢開,隨時注意路況
所以這段路途,開得很慢
感謝每位司機大哥細心開車
讓大家一路平安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