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五月初去的,也是我五月最後的趴趴走
幸好當時疫情不是大爆發
要不然,我可能也要快篩去了
目前這裡當然暫時關閉
位在三重的空軍一村,面積大約有1.38公頃
是全台第一座完整保存的眷村聚落,完整保留了60棟眷舍
眷村因鄰近淡水河,颱風時常有水患
原有住戶96年陸續遷移後
因應都市發展所需
國防部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形成今日樣貌
保留眷村獨特氛圍,以及生活點滴記錄
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以前到處可以看到的反攻口號
在這裡又喚醒記憶
想當年念小學時,學校也常看到類似標語
疫情期間,入館都要實聯制和量體溫
到處國旗飄揚,看了很激動
遊客中心可以休息或閱讀書刊
村長的家,擺設大致沒變
但已是人去樓空了
牆上畫的全家福,可以看出以前大家都是多子.多孫.多福
導覽時間未到,所以不清楚擺在門外是什麼東西
我看起來很像移動城堡
眷村廚房
早年的窗花很有古味
不過現在廚房已經成為烹飪教室
戶外老榕樹根層層盤疊,樹幹彼此交錯
彷彿連繫著久遠的故事
裝置藝術《 候鳥 》
象徵離家的遊子,始終嚮往自己的家鄉
特級眷舍是上下樓層,還有庭院,面積不算小
早期建築簡陋,大多以竹籬笆當外牆
不過這樣,鄰居之間彼此感情濃厚
後來經不起颱風侵襲,漸漸有了水泥牆
水泥砌成的灶台,貼上白色的磁磚
簡單明亮
廚具簡單,但眷村人家廚藝都是一流
三重一村居民大多來自四川.湖南.湖北等,喜愛重口味
不僅眷村媽媽廚藝精湛
眷村爸爸也能做出美味佳餚,令人回味無窮
因為彼此住的很近,鄰居來去自如
常常分享自家美味,增添濃厚情誼
那個年代浴室都是洗石子地,浴缸是馬賽克磁磚
也有人家沒有浴缸,只有澡盆而已
洗衣機還不普遍的年代,很多媽媽都是坐在矮凳上
很辛苦的,彎著腰洗衣服
時代精神標語,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
老芋仔通常是指年紀比較大的外省籍退伍軍人
外省籍一般百姓,則被稱為阿山仔
空軍一村很有獨特的眷村風情
身受戲劇電影導演的青睞
很多懷舊作品,都以這裡為場景
眷村的父親,在家時間不多
母親必須肩負嚴父慈母雙重角色
為了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家庭即工廠頗為盛行
做些家庭代工,增加收入
白衣黑裙還有西瓜頭,當年的美少女
每到節慶,廟埕前的戲台,是大家目光專注的焦點
或坐或站總是人潮滿滿
在當年是大家期盼的聚會
早期眷村的米糧,都是由軍方配給
每月由軍方發放米.油.麵粉以及奶粉
軍方所發放的米,不是新米,是戰備米
常有雜質或小石頭
但在當年是孩子的香Q米
懷舊黑膠唱片,看看封面人物,你認識幾個
眷村房舍依軍階及人口分配
分特級.甲.乙.丙四種級別
丙級最小,只有六坪,對象是夫妻或是單身
只有簡單的家具和床鋪
屋內沒有衛浴設備,必需到外面的公廁使用
燒煤煮飯則在門外,生活上相單簡陋
台北橋是連結三重與台北的重要橋梁
早年看電影最貴只有六角
想想當年物價和現在差很大
現在市面上看不到一角的硬幣
最小的錢幣只有一元
日治時期日軍曾駐紮過這裡
留下一座存放彈藥作為掩埋的地下甬道
於民國9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不過當天沒有開放,我不得其門而入
就簡單介紹到這裡
祝福大家平安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北路86號
電話:(02) 2979-1815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 10:00~18:00(週一休園)
交通資訊:新蘆線台北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