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池是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最響亮的據點
到溪頭,如果缺了這裡,就不算來過溪頭
孟宗竹編成的拱橋,橫跨碧波上
池水清碧翠綠,漣漪蕩漾,倒映四周湖光山色
將大學池顯得詩情畫意
自己最近一次溪頭之旅已是三十年前之事
但大學池的孟宗拱橋卻深刻印在我腦海裡
橋上很難淨空,要耐心等待
大家也很有默契,不會捷足先登
排隊等待,在這裡留下美麗的倩影
大學池景色秀麗,碧綠清幽
偶爾雲霧裊繞,有如夢境
驚喜見到百子蓮,花凋謝了,裡面藏著好多種子
繼續往青年活動中心前進
走在林間,有的是石階,有的是平坦的石路
也有木棧道,規劃的很好,讓遊客輕鬆走,快樂遊
我們四個人走得很慢
途中遇到很多登山客,一隊又一隊
也聽到其中對話,很多人住在溪頭好幾天
極盡感受山中林間靜謐的氛圍
也盡情享受森林芬多精的洗禮
漫步在筆直巨大的柳杉林中,輕鬆自在
風輕輕吹來,樹影婆娑
讓人感受到森林裡的能量
陽光輕輕灑落林間,光影交錯,令人陶醉
已經好久不曾一起出遊
停停走走,拍了很多團體照及個人照
就我而言,一年拍的照片,都沒有這回多
通常獨自趴趴走,光拍風景而已
這幾棟木屋,杉木環繞
每天只要自然呼吸,一整天全身是芬多精
在這裡渡假,宛如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難怪有人一住,就是好幾天
來到青年活動中心,人潮眾多,所以沒有拍照
朋友喜歡背後餐廳的燈光
就這兩張照片,才想起活動中心的印象
幾家餐廳不是爆滿,就是食材用光了
沒有想到平日溪頭,還很熱門
已過中午時刻,大家飢腸轆轆
幸好附近有一家賣素麵,不過用餐遊客滿滿
我們兩個人排隊領號碼牌,另外兩個人找座位
遇到好心人看我們找座位,立刻伸出援手
他們快速吃完麵,馬上讓位給我們
當下幾乎感激涕零,因為座位是遊客休息的地方
沒有可遮陽,在炙熱陽光下
吃熱騰騰的湯麵,汗流浹背,實在很辛苦
至今對這一幕,我仍然難以忘懷
活動中心附近有個森林探索區
這座由木頭和繩索編織的探索橋,很令我好奇
從這裡上去,其實有點晃動
繩索與木頭中間是架空的
走在上面搖晃不已
朋友在下面等麵吃,沒有人跟著
想想老人家,還是知趣一點,知難而退
通常溪頭白天好天氣,但到了黃昏,經常會下雨
吃完麵,下一個行程,只能到比較近的大學坑步道
步道皆以石板鋪設而成,很好走
大學坑步道觸目所及,都是滿山遍野的綠樹
921地震與桃芝風災之後
台灣各地山麓地帶,發生嚴重土石流
溪頭也不例外
園區運用生態工法進行復健工作
分別規劃三號坑及大學坑兩處,做為土石流生態教學區
極盡推廣保育生態的重要性
以往出去都是拍花花草草
這回山間的林木,每一處看起來都令人陶醉不已
好像永遠拍不夠
溪頭的珍貴樹種
有台灣杉.台灣櫸.赤楊.紅檜.柳杉以及台灣肖楠等
都是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所管轄範圍
柳杉則是溪頭主要樹種,其獨特的芬多精是檸檬烯
濃度較一般芬多精高出好幾倍
有助安眠.鎮定.精神舒緩
秋海棠區
溪頭秋海棠為台灣特有植物,目前已由人工引進栽培
分布在海拔500~2000公尺山區
溪頭秋海棠與其他秋海棠最大差別
在於果實上具有一碩大的橢圓形背軸翼
可惜離太遠,無法拍清楚
步道旁的颱風草,葉面有幾個皺褶
傳說有幾個皺褶,表示今年有幾個颱風
連看到幾個颱風草,都只有一個皺褶
就看今年的見證了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三面環山,海拔大約 800~2000公尺
目前也是台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七個營林區之一
特色景點有大學池.青年活動中心.神木步道.空中走廊
銀杏林.竹蘆等
如果要走透透,起碼住上幾天才過癮
溪頭經年氣候涼爽
夏天平均溫度不超過25度,是大家心目中最佳避暑勝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