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11月4日 在圓山爭豔館展出的原住民族產業博覽會
展期已過,原本不想po文了,後來想想照片拍的那麼辛苦
(拍了近百張,礙於篇幅,只好刪!刪!刪!)
所以還是留一點記錄吧
我對原住民的認識,也僅限於他們能歌善舞以好客熱情
對於他們的文化認知寥寥無幾
趁著這回展覽,逛了半天,不過記得卻沒幾樣,大家就隨便逛逛
舞台區每天有不同型態的表演,原住民大秀歌舞才藝
現場展售他們自己種的有機蔬菜和水果,以柿子.蜜蘋果最多
精緻的手工藝品,看出原住民巧手巧思
一攤攤的當地美食,最常見的山豬肉 .芋頭. 黑豬肉香腸
小米粽.竹筒飯.飛魚....
雖然有熟食攤位,不過卻沒有桌椅可坐
大大影響民眾品嚐意願
這些帽子是用椰子葉手工編出來的
剛編好時是這種綠色,一段時間過後乾燥了,形狀依然如舊
只是顏色變淡而已
各族都有代表性的工藝,他們共通特色就是擅長利用大自然的素材
創造原住民美學
台灣原住民目前有十四族,分佈在各縣市中
由十四個原住民原委會以故事行銷方式推廣地方特色產業
我只隨便拍幾張單位做為代表
木雕是原住民最擅長的手藝,他們將這些藝術品融入生活中
看到在鄒族的「庫巴」前面寫著:“自古以來女人勿進”
很好奇,查了一些簡單資料
在過去kuba是族人的一切,如果出征失利而敵人反攻至部落中
全族的老人.小孩及婦女都要躲進kuba內,由勇士們團團圍住來保護
萬一族人的勇士全數犧牲了,這些人都準備死在kuba裡,和kuba共存亡
這也是為什麼婦女不能進到kuba的原因了
只有少數原住民有紋面文化,其中以泰雅族最為彰顯
在泰雅族的神話當中有個傳說
其一是「姊弟通婚」傳說
天地剛形成時,只有姊弟兩人,姊姊很憂心如何繁衍子孫
於是姊姊想了一個計謀騙弟弟
她向弟弟說:明天下午有一個女人在山下等候,她就是你的妻子
第二天姊姊拿了黑灰塗在臉上,跑去山下等候
弟弟也興沖沖趕來赴約,但認不出是姊姊,於是兩人便結婚了
姊姊這樣做實在不得已,後來人口漸漸增加,不再有近親通婚情形
但是女子在婚前紋面,從此流傳下來
噶瑪蘭族聚落地點和阿美族很接近,所以生活文化也受到相當影響
對蘭嶼人而言,船就是文學,船就是生活,船就是一切 ..
我已經忘了這是那個部落的展示區
在原住民的傳統,織布一直是女性的天職,男性不能碰織布機
就像女性不能碰打獵工具一樣
這攤是桃園縣原住民的展示區,覺得特別親近
剛好碰到他們舉辦現場摸彩
現場工作人員熱情招呼,填一張問卷徵答就可以參加摸彩
有二十個幸運兒有機會,大概到了第十五個,竟然抽到我
手舞足蹈上前領獎,哈哈!好像他們感應到我住桃園嘛
雖然不是大獎,但對於一向跟獎無緣的我,已經很滿足了
這些就是我摸到的獎品,很豐富喔
有隔層袋.環保杯.手染手帕
這位大帥哥看到觀眾一直熱情招呼
還要求我幫他拍一張,帥啦....
每個部落都很熱情招呼遊客,熱情介紹他們部落的自然景觀.美食.民宿.藝術
讓大家用不一樣的角度走進原鄉部落
體驗原鄉民的真情味
這次的展覽讓我視野大增,也看見台灣的原味
原住民共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布農.魯凱族.卑南.鄒族.賽夏.雅美.邵族
噶瑪蘭族.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十四族
十四族要一一介紹實在很難,而且時間久了
對原住民文化不是很認識的我更是難上加難
只能期待明年的博覽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