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想帶孫子去動物園逛逛今年夏天開幕的穿山甲館
邀我一起去
想想已經好多年不曾去動物園了
孩子長大後,自己很少會來這裡
藉這機會逛逛也不錯
沒有空拍機,借用網路圖片,才能看清整個館外貌
整座建築就是穿山甲的造型
館內全是從南美洲等熱帶雨林區引進的動植物
規劃6個戶外區,以及1個穿山甲造型室內館
有天上飛的.水裡游的熱帶雨林物種
夠你逛上大半天了
跟馬來長吻鱷同處一室的西瓜龜
被列入世界上瀕危的淡水龜類
馬來長吻鱷
一身厚皮,別以為牠們神經很大條
其實牠們具有敏銳的感測器官
靈敏的程度,甚至高於人類指頭呢
很難相信,西瓜龜和牠感情如此深厚,形影不離
小爪水獺
牠是全世界體型最小的水獺
兩隻不停的水裡上,水裡下,動作相當敏捷
觀望好久,很難拍照
水豚
又像豬又像老鼠的水豚
性情相當溫和,很多動物都是牠的好朋友
是十分優秀的游泳動物
能在水下潛水五分鐘,躲避肉食動物的侵襲
大巨嘴鳥
印地安部落傳說 《大巨嘴鳥是騙子》
大巨嘴鳥在樹洞中孵卵時
常將牠巨大的嘴巴,露在樹外
讓人以為牠應該有巨大的身體
因此,人們總想射殺這些半隱半露的鳥兒
後來知道牠只是空有大嘴巴
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碩大的身體
感覺被騙了,認為大巨嘴鳥是騙子
進入夜行動物區
不好拍照,只能就圖片介紹
大寶冠鳥
大寶冠鳥頭上有美麗的冠羽
體型和孔雀差不多
長長的雙腿,走起路來威風凜凜,很有神
後面的青鸞和大寶冠鳥習性和食性很相像
所以同處一室
青鸞分佈在婆羅洲蘇門臘與馬來半島等地
一般常見的孔雀開屏,撐起的部位是尾巴
青鸞則是開展雙翅
黃腿象龜和紅腿象龜
來自南美洲北部的一種寵物龜
有深色麵包形的背甲
四隻及頭部顏色很鮮艷,從淺黃色至暗紅色
屬於雜食性動物
主要是水果,也會進食草.花.菌類.腐肉和無脊椎動物
射紋陸龜
背甲上有黃色放射狀紋路因而得名
魚缸裡魚種很多
但玻璃反光以及對面樹影擾亂視線,很難拍照
只有這張地圖魚拍得清楚
地圖魚是高經濟價值的觀賞魚,也很容易飼養
在南美洲當地為食用魚
也是有名的遊釣魚種
工作人員正在清潔魚缸,辛苦了
逛了大半天,還不見穿山甲蹤影
看到告示牌,原來穿山甲缺席了
穿山甲館,看不到穿山甲
朋友孫子頓時哭了起來
滿懷希望來看穿山甲,竟然落空
小小心靈受傷了
棉頭絹猴
白白的毛,黑黑的小臉,牠們是從新加坡來的朋友
似乎很害羞,只要看到生人,都會保持一定距離
黃腹藍琉璃金剛鸚鵡
屬於群聚性鳥類,日常生活幾乎都是成雙成對
個性活潑,學習力強,會學人類說話.表演
以果實.種子.花朵.嫩芽為食
你看出牠是什麼嗎
我看到樹獺的解說牌,卻找不到牠的蹤影
剛好遇上保育員,他手一指,我還找老半天
不太相信牠是樹獺,真是可愛到極點
原來樹獺是夜行動物,白天都倒掛著休息
一天可睡上15~18小時
移動速度非常緩慢及優雅,好像在打太極拳
被封為地球上最慢的動物
館內一景
也有透明電梯可搭
這棟依極度瀕危動物所設計的仿生綠建築
藉由高層空間
融合水域.樹基.樹幹及樹冠層複合式展示
還有倒木.樹藤...等自然材質布置
仿如進入電影情節中的熱帶雨林生態塲景
紅毛猩猩
森林中的人類近親,也叫人猿
和人類基因相似度達96.4%
活動的習性,通常不用聲音溝通
有好幾個個體會在同一個區域活動,但彼此不干擾
與猴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沒有尾巴
平均壽命大概40年
媽媽用手滔水喝,小猩猩也跟著學
可惜相片拍糊了,沒po上
保育員精心打造的五星級「箭毒蛙房」
透過玻璃櫥窗,能觀察箭毒蛙生活史
這是小蛙兒的櫥窗
旁邊應該是成蛙
有耀眼的皮膚顏色,對掠食者的警訊
一動都不動,以為是瓷做的假蛙
端詳一陣子,移動很快,確定如假包換的箭毒蛙
牠們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
當地部族將牠們身上的毒素,塗在箭上,因而得名
館內也有影片,介紹熱帶雨林的各種動物
熱帶雨林區當然不止我介紹的這部份
有些沒拍好,有些展區內沒有動物
回程時,看到室外的大貓熊,表情很落寞
遊客對牠的熱情似乎退燒了
正對大門的紅鶴區,每次來必拍
彎彎的脖子,彎彎的嘴,很吸引人
大紅鶴餵食雛鳥方式很特別
當雛鳥肚子餓,發出鳴叫時
大紅鶴爸媽便會輪流從口中吐出乳汁餵食
這種哺育方式是人工調配不出來的營養成分
也是人工無法取代的親情
想參觀穿山甲館,最好是平日來參觀
假日必須領取號碼牌才能依序入場
每十分鐘有400人次可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