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_586482957442736.jpg

賞完沙雕,繼續下一個行程

十三行博物館通常是我最方便的選擇

大概也是我這時候會順遊的地方ˉ

疫情期間,進入館內,除了戴口罩,量額溫

同時實施實名制,身分證也要記得帶

 

IMG_9849.JPG

先搭電梯上四樓

一開門就是時光空橋

腳下雖透明,但走道中間下面有東西擋著

所以走起來不可怕

IMG_9846-1.JPG

走到時光空橋最前面

左下方有一座小小土地公廟

這座土地公廟全座為觀音石所打造

觀音山的的觀音石,聞名全省

各地寺廟的龍柱.石獅.石堵等

大部分是以觀音山石製作而成

 

IMG_9848.JPG

從四樓也可看到蛋形消化槽

是處理新北和北市的汙水處理廠

 

IMG_9765.JPG

 

IMG_9766.JPG

十三行博物館獨自來過多次

看到浮空階梯,雖很想走走,因有懼高症而作罷

今天有女兒陪同,姑且試走它一回

其實不可怕,就跟普通樓梯一樣

 

IMG_9769.JPG

從下面這個角度看,確實令人害怕

自己實際走一回,才知是自己嚇自己

 

IMG_9771.JPG

本特展從觀音山與淡水河出發

以豐富的文物、圖像及影音

介紹八里人自古以來對山水的感知與互動。

特展展出本館典藏近百件八里考古遺址出土文物,

並介紹近代聞名的打石與牽罟,

一次飽覽八里五千年的山水文化。

(取自官網)

 

IMG_9772.JPG

 

IMG_9774.JPG

牽罟

牽罟是一種地曳網捕魚方式,需要眾人合力的工作

也是維繫漁村生計的重要活動

 

IMG_9776.JPG

捕鰻

早期居民會在河裡捕捉野生鰻魚

現在則是在迴游季節,於河口捕撈鰻苗

用於養殖,供應市場需要

 

IMG_9815.JPG

IMG_9818.JPG

IMG_9820.JPG

 

從十三行遺址出土多樣陶器石器和骨器

顯示十三行人擁有精良的工藝技術

掌握自然資源運用

同時反映他們的美學觀念

 

IMG_9821.JPG

表面印有幾何紋圖案的紅褐色陶片

是十三行重要的文化特色之一

顯示有高超製作水準

 

IMG_9824.JPG

IMG_9826.JPG

遺址共出土58件骨角牙器

十三行人以切割磨製穿孔與雕琢

製成各式裝飾品

出土的豬下顎骨,超過半數為未成年個體

推測十三行人可能有飼養豬隻

 

IMG_9782.JPG

 

IMG_9817.JPG

 

IMG_9792.JPG

八里曾是原住民族活躍的生活場域

直到十八世紀漢人來到八里

大量漢人從淡水河口移入台北盆地開墾

沿河岸兩側形成新聚落

 

IMG_9802.JPG

IMG_9803.JPG

IMG_9805.JPG

多媒體互動遊戲

用手掌輕觸畫中閃爍圖案

有蝦鳥或船隻出現,讓人驚喜

 

IMG_9828.JPG

 

IMG_9834.JPG

泰雅族女性在7~8歲時,跟隨母親或女性長輩學植苧麻

開始學習織布過程及技術

 

IMG_9832.JPG

編織是傳統泰雅族女性自我認定過程

也是傳遞族群記憶與認同的文化資產

傳說擅長織布的泰雅族女性,死後才能順利走過彩虹橋

加入祖靈的行列,使靈魂有所歸屬

因狀似彩虹,故有彩虹橋的說法

 

IMG_9835.JPG

泰雅族織女至今仍織著布

透過復刻傳統與實踐創新並進方式,傳遞編織文化

 

IMG_9830.JPG

泰雅族青年到十七.八歲時,必須經過一番考驗才能紋面

男子需勇武善獵,女子則需要有織布的本領

才有資格紋面

 

十三行博物館設有當期展和常設展

展覽內容樣樣精彩

這次就簡單介紹到這裡  謝謝大家

 

 

 


 

 

 

 

 

 

 

 

 

 

 

 

 

 

 

 

 

 

 

 

 

 

 

 

 

 

 

 

 

 

 

 

 

 

 

 

 

 

 

 

arrow
arrow

    許願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